熱門文章

佛說:沒有這兩個特性,就不能稱為財富!

我喜歡此文章,請分享

加入LINE好友,隨時分享有用經驗!

Views

佛說:「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遠貧窮。」
有人說,這世界上有很多貪心的人,可是他們一樣擁有很多財富,不是嗎?

財是物質,富是精神;財是外在,富是內在;財可以掠奪,富只能靠修養。
富有的感覺能從別處掠奪過來嗎?別人的極樂世界能強奪過來嗎?如果可以,我們直接去把別人的喜悅、幸福通通搶過來就好了。
然而,事實是:喜悅、幸福無法搶,滿足、富有無法搶。

富,是一種心靈的狀態,不是數字多寡。
所以這個世界上的富人,不一定是錢財數字很多的人,而是心靈狀態愉悅的人。

財富有兩大特性:一個是滿足、一個是喜悅,只要沒有這兩大特性就不叫財富。
所以,只要心靈狀態回到滿足和喜悅,就獲得財富了。

有人說,這些太虛了。
但是,什麼是虛?什麼是實?
我們需要重新衡量。


可能有人經歷過,賺到很多錢但心中仍感到很空虛的體驗,這就是貧窮感。
有些人,錢財堆積無數,滿足和喜悅的感覺卻沒有,這就是真正的貧窮。

貧窮和富有都是一種感覺。
貧窮的感覺是什麼?就是總覺得自己缺失很多。
富有的感覺是什麼?內心充實、祥和,對外物沒有依賴感。
又有人說,內心的富有跟物質的富有,有什麼關係呢?

佛法說:「心生萬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心一生法就生,心中富有了,富有的法就會自動出現。心中有了就是種子有了,然後種子就會慢慢發芽、開花、結果。
因此保持心中富有,財富就會越來越多。
富有,是願意去供養別人,這就是富有的感覺。

佛家說:「供養生福,布施生福」。
再延伸一點就是,財布施得財富。
當我們在索取、總覺得自己擁有的不夠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立刻創造出一個黑洞,這個黑洞就是貧窮的種子。
當我們願意奉獻社會,總想著給予,內心立刻就會變得富有。人只要精神充實,財富就是無限的!
如欲轉貼本站文章請標記本站網址出處

加入LINE勵志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

加入LINE好友,隨時分享有用經驗

Copyright © 2018 · 語錄圖書館 · 重要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