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羡慕別人過得瀟灑,卻忽略了:學生時代,當你在蹺課、上課睡覺、打遊戲時,別人卻用每一分每一秒認真讀書;成
年後,當你沉浸在無用社交、安逸生活中時,別人卻在不斷提升自己。雖然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但努力和不努力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得到的卻是不一樣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學季,許多對未來懷有無限憧憬的高中生們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學生。不過,卻不得不說,即便都是上大學,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事情。
有的人考上了清華北大,有的人考取了自己心儀的專業,但是有的人卻不得不因為分數的問題被迫選擇一個自己可能都沒有聽說過的專業或是學校,開啟一段根本不情不願的人生旅程。
不過大家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一部分人會覺得遺憾,害怕自己一步被落下,步步都被落下,所以選擇複讀,或者打算以後繼續讀研,希望可以將差距縮小。
還有一部分人,不得不承認他們對阿Q精神領悟得還是很透徹的。他們覺得上清華還有畢業出來賣豬肉的呢,我沒考上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註定是賣豬肉,那我還不如現在就去呢,何必還要再讀那麼多年書呢,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其實,一個人是否會成功,與是不是讀名校,或是學歷有多高,既有關係也沒有關係。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向你保證,只要你怎樣怎樣就一定會怎樣怎樣,生活就是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變化的。
所以,即便你現在考上了名校,還是有可能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誰說清華畢業的學生就一定都是國家棟樑呢?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辛辛苦苦讀書,努力讀名校呢?其實這其中是一個機遇和平臺的問題。
你不得不承認,那就是那些現在看起來比你優秀的人,至少當初都比你努力,比你肯吃苦,今後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他成功的概率也會比你大很多,所以,在意志品質這件事情上,你就輸了一截。
更何況,他現在站在比你高的平臺上,眼界自然也就比你開闊,你每天無非也就是泡泡圖書館的時候,人家都是去聽名師大家的講座,你以為你已經很努力的時候,人家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稍稍努力,就會比你跳得更高,這就不是概率而是事實了。
就像有錢人他現在吃素,養生,是因為他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他想要保證自己生命的品質,所以他做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但是你要明白,如果他今天想吃山珍海味,他還是可以去吃,根本沒有什麼影響。他是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選擇。
但是,對於窮人來說,一切就不一樣了。雖然同樣是吃白菜,但是頓頓吃白菜是他不得已的選擇,因為他沒有多餘的金錢來選擇更好的食物果腹。
也許不努力的人,也可以掙到夠用的錢。可是他們的人生,是被動的,更多的是要受制于各種現實因素。
可是努力的人,卻擁有更多的主動選擇權,他們不必為了不喜歡的一起勉強自己。努力才能提高實力,有實力才能有底氣,有了這些你才能去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