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以近距離感受死亡的地方稍微大點的醫院裡,都有一個叫ICU病房(重症加強護理病房)的地方
那裡應該是人世間最能感受死亡的地方了
整個房間裡幾乎沒有窗戶,就算有也多被窗簾捂得嚴嚴實實全天24小時沒有自然光亮,只有單調而蒼白的白熾燈,所以無法辨別晝夜交替當然,裡面的人
一般也不用感知晝夜交替,
更多的無法感知
病床一張挨著一張,中間的距離不超過一米每張床周邊擺滿了各種可能用來維持生命的機器一張床配備一個24小時看護的護士除了看護病人,還需要寫詳盡的日誌,記錄病人每一分鐘的情況...
為了方便治療,每個躺在ICU病床上的人都一絲不掛,就如剛出生時那樣赤裸得徹底而乾脆多數ICU病房並不區分男女,只不過到這裡的人大多已經無法感知,也不在乎男女之別的尷尬了
大多數病人的身上
都被在不同的部位割開了各種孔洞,插著各種管子,還有各種機器儀器的導線床頭掛著各種瓶子,紅色的鮮血,白色的營養液,無色透明或其他顏色的藥水,有管道通過不同的孔洞將這些各色液體輸入人體
床下也掛著各種袋子,
也有不同管道將各種東西
從人體裡抽出來,有的是排泄物,有的是其他各種病變產生的各種不明物凡是進住ICU病房的人家屬是不能隨便探視的,只有在每天規定的時間段,才能進去看一眼病痛中的親人即便如此,
家屬也不會離去,
靜靜聚集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候著
因為隨時都可能有工作人員要找工作人員找家屬,一般不外乎兩件事:一是催繳費;二是讓家屬去見病人最後一面
前者不能錯過,
後者不想錯過...

生命之輕,生命之重也許只有在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生命的分量
生命是如此之輕,
輕到隨時都會撒手離開
都被在不同的部位割開了各種孔洞,插著各種管子,還有各種機器儀器的導線床頭掛著各種瓶子,紅色的鮮血,白色的營養液,無色透明或其他顏色的藥水,有管道通過不同的孔洞將這些各色液體輸入人體
床下也掛著各種袋子,
也有不同管道將各種東西
從人體裡抽出來,有的是排泄物,有的是其他各種病變產生的各種不明物凡是進住ICU病房的人家屬是不能隨便探視的,只有在每天規定的時間段,才能進去看一眼病痛中的親人即便如此,
家屬也不會離去,
靜靜聚集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候著
因為隨時都可能有工作人員要找工作人員找家屬,一般不外乎兩件事:一是催繳費;二是讓家屬去見病人最後一面
前者不能錯過,
後者不想錯過...
生命之輕,生命之重也許只有在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生命的分量
生命是如此之輕,
輕到隨時都會撒手離開
但是生命又是如此之重,
重到其他任何事都可以不在乎,包括最起碼的羞恥與尊嚴在生命面前,一切東西都那麼卑微,一切事物都如等閒
也就是在真正面臨死亡的時候,
我們會考慮活著的意義
平時很多人告訴我們要活得精彩,女人要漂亮溫柔,男人要體面陽剛,衣服要穿貴的,車要開好的,房子要住大的…為此,我們每天都在奔忙,不惜以犧牲陪伴親人、鍛煉身體為代價然而在真正直面死亡,連起碼的尊嚴都蕩然無存的時候,
絕大多數人所牽掛的
不是花容月貌、香車華屋
而是希望再為人夫、再為人婦、再為父母、再為子女而不得的難捨與遺憾...

如果可以重來,
很多瀕死之人
都願意換個生活的方式
重到其他任何事都可以不在乎,包括最起碼的羞恥與尊嚴在生命面前,一切東西都那麼卑微,一切事物都如等閒
也就是在真正面臨死亡的時候,
我們會考慮活著的意義
平時很多人告訴我們要活得精彩,女人要漂亮溫柔,男人要體面陽剛,衣服要穿貴的,車要開好的,房子要住大的…為此,我們每天都在奔忙,不惜以犧牲陪伴親人、鍛煉身體為代價然而在真正直面死亡,連起碼的尊嚴都蕩然無存的時候,
絕大多數人所牽掛的
不是花容月貌、香車華屋
而是希望再為人夫、再為人婦、再為父母、再為子女而不得的難捨與遺憾...
如果可以重來,
很多瀕死之人
都願意換個生活的方式
然而,這種希望
只能寄託到虛妄的來生了比利時有個叫《老人》的雜誌,曾經對10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做過一個調查:
都後悔過的事情包括:沒有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沒有珍惜自己的伴侶、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沒有給子女恰當的教育唯獨沒有人在瀕死之時後悔自己曾經因為陪伴家人而錯過了拼命工作
生活沒有如果,
只有結果
有些結果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後果...

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拼命工作,夜以繼日為此,朋友之間的聚會少了,夫妻之間的情淡了,孩子疏遠了,父母離開了…所有本該親近的人,在我們的忙碌中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所有本該輕鬆愉悅的時光被加班、應酬佔據了,只剩下身心俱疲的無力,還有對生活無奈的滿腹怨憤...
我們到底在圖個什麼樣的生活?
如果我們可以放棄應酬,多和朋友聚聚。如果我們可以和愛人再多一些花前月下如果我們可以多回家看看父母如果我們可以多陪陪孩子如果我們可以出去走走、看看如果……然而,生活中從來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很多結果
就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後果...!
只能寄託到虛妄的來生了比利時有個叫《老人》的雜誌,曾經對10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做過一個調查:
這一生,你最後悔什麼?
其中有一大半的人都後悔過的事情包括:沒有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沒有珍惜自己的伴侶、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沒有給子女恰當的教育唯獨沒有人在瀕死之時後悔自己曾經因為陪伴家人而錯過了拼命工作
生活沒有如果,
只有結果
有些結果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後果...
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拼命工作,夜以繼日為此,朋友之間的聚會少了,夫妻之間的情淡了,孩子疏遠了,父母離開了…所有本該親近的人,在我們的忙碌中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所有本該輕鬆愉悅的時光被加班、應酬佔據了,只剩下身心俱疲的無力,還有對生活無奈的滿腹怨憤...
我們到底在圖個什麼樣的生活?
如果我們可以放棄應酬,多和朋友聚聚。如果我們可以和愛人再多一些花前月下如果我們可以多回家看看父母如果我們可以多陪陪孩子如果我們可以出去走走、看看如果……然而,生活中從來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很多結果
就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後果...!
如欲轉貼本站文章請標記本站網址出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