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法師,我看到好多佛弟子做完善事後都要做“迴向”,“迴向”有什麼意義嗎?
法: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迴向”。
問:
什麼是“迴向”?
法:迴向,就是把自己所行的善業歸向某個特定的方向,使之聚焦、堅固、增長廣大。
好比賺了錢後,把錢用到需要的地方。
問:迴向有什麼作用?
法:迴向有三種作用:
1.令善業歸向特定的善願而成熟,而非隨著自己的煩惱習氣成熟;
2.令善業增長廣大;
3.培養、擴大我們的心量。
問:做了善行一定要迴向嗎?我怎麼覺得像一種交易似的?
法:讀經、禮佛、供養、行善等都要迴向。
用心迴向,是把自己所行的善業回轉、歸向到隨順於自他成佛的方向,
不同於一般的功利心。如果不迴向,所造的業是散亂零落的,沒有清晰的歸向,利益不大。
問:應該怎麼迴向呢?
法:迴向有總別二種,迴向給一切有情皆成佛道是「總」迴向,
迴向給自己現世的善願為「個別」迴向。
做了一切善事都應當迴向,先總迴向,再個別迴向。

問:迴向就是照著念幾句話嗎?
法:自己心中所願即最真實的迴向,不在於嘴裡念什麼。
自古以來有一些通用的迴向文(網上可搜到),雖然格式不同,但內涵一致。
使用固定格式的迴向文,是提策自己的心念朝向終極目標。
問:平時救了蚯蚓、飛蛾等,也要做迴向嗎?
法:一切善行都可以迴向。要“回小向大”,譬如救了小動物,
要迴向給自己未來具足力量究竟救度一切眾生。
養成及時迴向的好習慣,既是不斷地串習自己的宗旨、目標,也是一種攝心的修行。

問:應該在每天的最後對所有的功德做一個總迴向,還是在每項功課結束後做迴向?
法:可以都做。迴向是對發願的重複和確認,也是在幫助我們回歸初發心,
回到宗旨上來,養成迴向的習慣很好。
法:迴向有總別二種,迴向給一切有情皆成佛道是「總」迴向,
迴向給自己現世的善願為「個別」迴向。
做了一切善事都應當迴向,先總迴向,再個別迴向。
問:迴向就是照著念幾句話嗎?
法:自己心中所願即最真實的迴向,不在於嘴裡念什麼。
自古以來有一些通用的迴向文(網上可搜到),雖然格式不同,但內涵一致。
使用固定格式的迴向文,是提策自己的心念朝向終極目標。
問:平時救了蚯蚓、飛蛾等,也要做迴向嗎?
法:一切善行都可以迴向。要“回小向大”,譬如救了小動物,
要迴向給自己未來具足力量究竟救度一切眾生。
養成及時迴向的好習慣,既是不斷地串習自己的宗旨、目標,也是一種攝心的修行。
問:應該在每天的最後對所有的功德做一個總迴向,還是在每項功課結束後做迴向?
法:可以都做。迴向是對發願的重複和確認,也是在幫助我們回歸初發心,
回到宗旨上來,養成迴向的習慣很好。
問:如果迴向法界眾生,就包含了所有人,何必還單獨迴向呢?
法:法界眾生雖然包含了所有人,但實際上凡夫內心的狀態還做不到完全圓滿、平等,
所以先從身邊的人開始。

問:自己功德不夠多,迴向給眾生的話,會不會「影響」效果?
因親近的人狀況不好,希望「迴向」效果好一些。
法:功德不是有形有相的東西,用在這裡就不能用在那裡;
功德如同光芒,可以分享給他人而自己不會損失,相反,心量越大,功德越大。
譬如你有一支蠟燭,可以去點亮許許多多的蠟燭,
而第一支蠟燭的光芒並不會減少,而且點亮的蠟燭越多,光明越大。

問:我做完功課迴向給陌生的病人,他真的能得到利益嗎?這是怎麼發生作用的呢?
法:以佛法來觀照,自他不二,眾生與自己是互相影響的。
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人罵你一句,你會很生氣;有人對你好,你會很感激。
我們的飲食、生活、環境,都是人與人之間業力互相咬合、互相滲透、互相影響,
共同作用的結果,“法不孤起,仗緣方生”。迴向也是一種緣,是能夠產生一定作用的。

問:不是說因果自作自受嗎?為什麼迴向能夠幫助到別人呢?
法:因果自作自受,是指別業而言;眾生的共業是相互影響、自他和合的,譬如有人污染了河流,
許多人都會受到影響。親友之間不能代受業果,但可以通過迴向等方式利益到他。
迴向給他人,好比他人雖然在黑暗中,但我們可以利用鏡子的反射,使他也接受到陽光。
問:哦,我明白了。謝謝法師!
法:阿彌陀佛!

法:法界眾生雖然包含了所有人,但實際上凡夫內心的狀態還做不到完全圓滿、平等,
所以先從身邊的人開始。
問:自己功德不夠多,迴向給眾生的話,會不會「影響」效果?
因親近的人狀況不好,希望「迴向」效果好一些。
法:功德不是有形有相的東西,用在這裡就不能用在那裡;
功德如同光芒,可以分享給他人而自己不會損失,相反,心量越大,功德越大。
譬如你有一支蠟燭,可以去點亮許許多多的蠟燭,
而第一支蠟燭的光芒並不會減少,而且點亮的蠟燭越多,光明越大。
問:我做完功課迴向給陌生的病人,他真的能得到利益嗎?這是怎麼發生作用的呢?
法:以佛法來觀照,自他不二,眾生與自己是互相影響的。
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人罵你一句,你會很生氣;有人對你好,你會很感激。
我們的飲食、生活、環境,都是人與人之間業力互相咬合、互相滲透、互相影響,
共同作用的結果,“法不孤起,仗緣方生”。迴向也是一種緣,是能夠產生一定作用的。
問:不是說因果自作自受嗎?為什麼迴向能夠幫助到別人呢?
法:因果自作自受,是指別業而言;眾生的共業是相互影響、自他和合的,譬如有人污染了河流,
許多人都會受到影響。親友之間不能代受業果,但可以通過迴向等方式利益到他。
迴向給他人,好比他人雖然在黑暗中,但我們可以利用鏡子的反射,使他也接受到陽光。
問:哦,我明白了。謝謝法師!
法:阿彌陀佛!
如欲轉貼本站文章請標記本站網址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