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曾國藩四句“箴言”,道理看似簡單,卻蘊含了成功之道!

我喜歡此文章,請分享

加入LINE好友,隨時分享有用經驗!

Views

2018-06-25_004515

曾國藩,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被譽為“中國近代史上力挽狂瀾的偉人”,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

臣”,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並經過多年鏖戰後,最終攻滅太平天國!曾國藩作為一個沒有背景、出身平凡的普通人,能夠走到這一步可見其智慧手段,成大事者,曾國藩的四句箴言不能忘。

clip_image001

1.第一言:輕財足以聚人

曾國藩說:“利可共而不可獨。”

1861年,湘軍名將鮑超打完勝仗,借曾國藩壽禮之際,獻上十六大包“戰利品”。其中大多是珍貴的珠寶古玩。曾國藩不動聲色地說:“你都打開,我細細看過。”看完一遍後,他抽出一頂不值錢的繡花小帽說:“我就喜歡這個帽子,其他的,你全部帶回去!”鮑超素來剛毅勇武,聽完此言,卻也不禁震動、紅了眼圈。

收下小禮,是不拂人臉面。拒絕大禮,是堅守原則,又仗義輕財。曾國藩曾言:“財聚人散,財散人聚。”輕財,所以能留住人才!

2.第二言:律己足以服人

曾國藩說:“律己無聲,不怒而威。”

曾國藩曾發誓要成為聖人:“不為聖賢,即為禽獸。”怎麼做呢,他想了兩個辦法。一個是:堅持每天做“日課”。就是每天寫日記,反思一天的言行得失。

一個是:邀請許多師友來“夾持”自己成長。曾國藩讓師友們評點自已的日記,請求大家共同監督和指出自己言行中的不當之處。現存曾國藩日記上還有倭仁的批語:“將一切閑思維、閑應酬、閑言語掃除淨盡”曾國藩看後,感歎“安得此藥石之言”。

自律至此,使曾國藩在人品上有很大提高。因為自律,萬事以身作則,所以不怒而威,足以服人。

clip_image002

3.第三言:量寬足以得人。

曾國藩說:“善莫大於恕。”

素好爭功的左宗棠,對曾國藩很眼紅也存在不滿。“每接見部下諸將,必罵曾文正”,見友人,也是“乃甫入座,即罵文正”。而曾國藩從來不在任何場合說左宗棠壞話。同治五年,左宗棠受命鎮壓西撚軍。而籌餉,是這次出征面臨的最大難題。

西北乃貧瘠之區,勢必要“用東南之財賦,贍西北之甲兵”。他最擔心兩江總督曾國藩不支持他,但不久,他發現自己錯了。當其他地區紛紛拖欠餉銀之時,唯有曾國藩所轄兩江地區餉銀源源不斷送來,曾國藩還把最能打仗的部下劉松山送給左宗棠。而劉松山又在鎮壓撚軍中屢建奇功。

曾之氣量,最終折服了自大的劉宗棠。曾去世後,左宗棠送來挽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挽聯後面,左宗棠署“晚生”二字。

正是憑藉這份度量,曾國藩網羅並培養了無數大才。曾之部下,26人成督撫、尚書,52人成三品以上大員,成知府、知州、縣令者,不勝枚舉。湘系號稱“文武錯落半天下”,就是曾國藩所倡揚的“寬則得眾”的後效。

clip_image003

4.第四言:讓功足以率人。

曾國藩說:“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湘軍在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南京之前,曾國藩弟弟曾國荃率軍攻下最後一座城安慶之後,曾國藩上書朝廷按功請賞的奏摺裡,把指揮頭功讓給胡林翼,把作戰頭功讓給綠營將領多隆阿。

曾國荃鬱問:“為什麼啊?”

曾國藩說:“讓功於人,讓名於人,才能率人。”

三年後,曾國荃一舉拿下南京,曾國藩又將頭功讓給了湖廣總督官文。多大的功勞啊,曾國藩都能說讓就讓了。

曾對其弟說:"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做領導的,有了好處總是讓給下屬,有了責任總是自己先擔起來。這樣的領導,做下屬的怎會不感動而為之竭盡所能呢?

clip_image004

曾國藩這四句箴言,道理看似簡單,卻蘊含了成功之道。你學會了嗎?

加入LINE勵志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

加入LINE好友,隨時分享有用經驗

Copyright © 2018 · 語錄圖書館 · 重要聲明